爱在清明时(二)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5-04-06
应对哀伤:在疗愈中重拾生活力量
一、坦诚面对--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
二、积极表达--抒情处理哀伤之痛
承认自己正处于哀伤之中,是疗愈的第一步。不压抑内心的痛苦,允许自己哭泣、允许流泪,男儿有泪也可弹。可以选择向可信赖的亲朋好友倾诉(痛苦分享可以减半,快乐分享就会加倍)或者写日记(让情绪诉诸笔端),也可以给逝者写信等。
表爱1—时空对话,与逝者互动
清明节的扫墓、祭祀等传统仪式,可以让我们建立与逝者的持续性和规律性的联结。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创造个性化的纪念方式,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模拟与逝者进行对话(可以大声说出心里话,包括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对逝者的思念,甚至是心中的愧疚。);此外,你也可以给逝者写一封信,把近期的生活、自己的成长与困惑都写下来,然后将信妥善保存或在合适的地方焚烧;这种方式能在心理上为你提供一种与逝者持续沟通的感觉,缓解分离带来的痛苦。或者通过网上祭奠园的方式祭奠等。
表爱2--借创意抒哀思
通过绘画、手工、音乐创作等艺术形式,比如,绘制一幅与逝者相处的温馨场景,在色彩与线条的勾勒中,回忆曾经的美好;制作一条象征着思念的手工项链,每一颗珠子都代表一段珍贵回忆。热爱音乐的人,还可以创作一首歌曲,用旋律表达对逝者的情感。这样不仅能释放情绪,还能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表爱3--继承逝者的美好品质
回想逝者身上最令你敬佩的品质,如善良、乐观、坚韧,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模仿这些品质行事。比如,逝者乐于助人,你可以在一周内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小事。通过这种角色体验,不仅能延续逝者的精神,还能让你在行动中找到力量,重塑生活的信心。
自爱1--寻求支持,携手前行
当哀伤过于沉重,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承受时,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师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您深入理解哀伤情绪。此外,加入哀伤互助小组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小组中,大家有着相似的经历,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励,共同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自爱2--关爱自己,积蓄能量
在应对哀伤的过程中,一定要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哀伤情绪,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改善心情。此外,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帮助自己减轻压力,平复内心。
三、适应没有逝者的生活
精神上要适应、 外界生活中要适应、 内心世界要适应,每个人需要的时间不同,请给自己时间去适应。
四、与逝者建立新的联结--带着对逝者的爱迎接新的生活
生老病死人生的苦难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最大的痛苦是你的抗拒
丧亲的哀伤虽会带来刺痛,但它并非生命的终点。在每一次与哀伤的交锋中,收获成长的力量。当再次忆起逝者,内心不再只有无尽的悲痛,还有曾经相伴的温暖与继续前行的勇气时。表明您在这次哀伤里获得了成长和人生的智慧。愿大家带着这份独特的力量和智慧,奔赴生活的每一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