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她”力量,守护“心”健康(二)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5-03-1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女性罹患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概率是男性的1.5-2倍。社会期待、家庭责任、生理变化……多重压力如同隐形的绳索,让许多女性在“成为更好的自己”与“照顾他人”拉扯中,逐渐模糊了“关爱自己”的声音。
三八妇女节,我们致敬女性的坚韧与奉献,但更想对每一位女性说:真正的“她力量”,不是无坚不摧的完美,而是懂得倾听内心的疲惫,接纳情绪的起伏,在自我关怀中积蓄前行的能量。
女性生命中的特殊时段:
2、围产期
围产期抑郁(孕期至产后一年)像一片阴云,笼罩着10%-15%的新手妈妈。它不同于短暂的“产后情绪波动”,罹患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会深陷极度悲伤、焦虑和疲劳的情绪泥沼。你可能整夜失眠却对婴儿哭声麻木,可能在哺乳时突然崩溃落泪,甚至怀疑自己“不配做母亲”……这些不是矫情,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孕期,女性体内发生剧烈的荷尔蒙变化,对情绪影响极大。直观来说,孕期及产后那些身体的变化:体重上涨、脱发等已经能给妈妈们带来心理负担,更别提其他因素,比如生活与工作状态的转变、感情困扰等。新妈妈在分娩后,常出现悲伤、易怒、忍不住想哭的情况。这些产后短期内的情绪异常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一两周就会自行缓解。但如果产后抑郁情绪更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那就属于产后抑郁症的范畴了。
因此,要学会监测自己的状态。如果常常忍不住哭泣,焦虑不安,对周围事物感到麻木,难以入睡,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产生伤害孩子或自杀的念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及时寻找途径,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应对小妙招:
第一步:构建【支持者联盟】
l 产检时邀请丈夫一起听胎心(增强参与感)
l 预产期前和闺蜜约定「每日问候暗号」(如发▲代表需要陪伴)
l 存好社区母婴顾问电话,比网络搜索更可靠
第二步:化解焦虑的【小仪式】
l 宝宝哭闹时先深呼吸5秒,哼唱怀孕时常听的歌
l 把哺乳枕当“树洞”,对着它说不敢告诉别人的压力
每天给家人发布1条「妈妈今日成就」(如"成功拍出奶嗝")
3、更年期
更年期女性一直承受着“不好惹”“脾气暴”等社会风评,但有些变化由生理变化带来的表现。正常女性在更年期过渡阶段,体内激素水平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这使得她们患抑郁症的风险显著上升。绝经之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抑郁的风险也随之进一步增加。在更年期过渡期间,经期紊乱、睡眠障碍、情绪起伏以及潮热等症状是普遍的问题。然而,若是出现极度焦虑、易怒、心情低落、丧失生活乐趣等表现,那就可能是抑郁症的征兆了。虽说多数经历更年期不适症状的女性不会发展成抑郁症,但这一阶段女性的情绪异常往往十分明显,心情多变、容易动怒、心思敏感且焦虑不安。因此,需要女性关注自身状况,及时给予自己心灵养护和身体状况的照顾。当然同时,身边人也要注意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呵护。
应对小妙招:
第一步:潮热应对锦囊
l 随身携带:小风扇+冰感毛巾+替换衣领
l 夜间准备「安心三件套」:
→ 床头保温杯(含甘草红枣茶)
→ 真丝枕巾(减少燥热感)
→ 薰衣草精油棉球(别在睡衣领口)
第二步:家庭关系【缓冲带】
l 和丈夫约定「安全词」(如一说“巧克力”就暂停争吵)
l 每周全家玩「夸夸接龙」游戏(轮流说对方3个优点)
把检查报告单贴在冰箱,帮助家人理解身体变化
在这个三八妇女节,让我们把关注心理健康作为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每一位女性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让我们从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开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光芒。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在心理健康的呵护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