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如何获得高质睡眠?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2-12-04
近期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风险高,可能会影响其睡眠质量,如何在方舱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睡眠呢?
二个要做:
1.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对于睡眠时间需求的长短,没有统一说法,因人而异,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没有疲乏感为准。重要的是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钟节律,每天固定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再忙也要尽量安排在11点之前入睡。在周末或节假日,即使不必早起,但也不要比平时起床时间晚太久。
2.创造“五个一”睡眠环境。
2.创造“五个一”睡眠环境。一个整洁的屋子、一张舒服的好床、一个厚实的窗帘、一曲轻柔的音乐、一只淡淡的香薰都是有助于良好睡眠的重要部分,可以营造放松、静谧的安眠气氛,帮助你快速而舒服地进入梦乡。
四个不要做:
1.睡前刺激活动。剧烈的运动、刺激的影片、兴奋的活动等会令大脑兴奋而难以平静,不利于进入睡眠状态和提高睡眠质量。
2.睡前大吃大喝。晚上吃喝太多会加重胃肠负担,也会导致半夜上厕所而干扰睡眠。尤其是喝大量含咖啡因和酒精的东西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尽管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饮酒可以催眠,但却使人持续处于浅睡眠期,睡眠质量大受影响。
3.躺下胡思乱想。不少人习惯睡觉前躺在床上回想一天的生活点滴、思索最近困扰于心的事物、筹划将来事宜,结果越想越伤感、担忧、兴奋,情绪会干扰大脑皮层活动,导致入睡困难。因此睡觉前什么都不想,放空大脑,让自己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迎接睡眠。
4.玩手机。拿着手机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发个微博、聊聊qq、看个小片等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睡前的例行公事。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散发出蓝光,大脑的昼夜节律系统会将之误以为日光,身体分泌的褪黑素会推迟和减少,因而大脑中的睡觉信号减弱和推迟,导致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