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中总会经历一些无可避免的伤痛,遭到突如其来的不幸打击、或者痛失所爱。亲友的突然离世(如意外事故,疾病,天灾人祸等)可能是我们最难以承受的,您可能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悲伤、愤怒、内疚、自责、痛苦、恐惧、困惑等负面情绪,您可能会出现失眠、没有食欲、健忘、多梦、哭泣、精疲力竭、头痛、恶心等生理反应;您可能会面临经济、社会、家庭关系的改变,可能会需要面对法律诉讼等相关议题,也可能会开启对人生的意义、生和死等人生课题的思考... ... 每个人都会经历亲友的死亡,无论亲友以何种方式离我们而去,我们都会感到悲伤和忧郁。请尝试着让自己面对哀伤这个事实,面对才能开启悲伤,悲伤是疗愈的开始。居丧是您失去所爱的人之后的一种自然反应。您与逝者的关系越亲密,此人对您来说越重要,那么您的痛苦也会越深。
| | | |
| | | |
头疼头晕
| 悲伤
| 注意力不集中
| |
肠胃不适
| 焦躁
| 意识模糊
| 社交退缩
|
心慌憋闷
| 内疚
| 记忆力下降
| 哭泣
|
肌肉疼
| 绝望
| 烦恼
| 梦见死者 |
| 孤独
|
|
|
2. 面对与瓦解阶段:体验情绪上的痛苦,思念与寻找,面对实际纪念活动。 3. 接纳与重整阶段:与逝者告别,重拾自信,积极投入当下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度过居丧期。哀伤地图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即便是一家人,居丧反应和表达方式也会不一样。如果悲伤的表达遇到阻碍,通常会出现一些障碍使居丧期变长,也许会出现“延长哀伤障碍”或“创伤性哀伤障碍”。如果达到这个程度请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事情发生后您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1.死亡的调查和认定
通常情况下,突然的死亡事件发生后,除了抢救以外,还要保护现场,通知警察介入调查,排除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通过法医鉴定,最后由司法鉴定中心指定机构或医院出具死亡证明。
2. 丧葬
您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或惯例或您自己的想法来处理丧葬事宜,目前我们知道的可选择的方式有骨灰盒存放、海撒、生态环保降解等。与逝者有关的其他事情:如财产,工作关系,保险及社会关系等。
居丧期自助的方法:
1. 沉浸在各种复杂情绪中,这是正常、自然的。给自己时间,慢慢理解和接受亲友逝去的事实。
2. 在居丧期偶尔出现自杀的想法是常见的。如果自杀想法持续或者有自杀计划,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告诉家人。
8. 不必为在哀伤期出现欢乐或笑声有内疚的感受。9. 要意识到您的生活会从此改变,但终究会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顺利度过亲友离世的悲伤一方面靠自己,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家人、朋友和社会其他支持系统的帮助。如果能够获得更多外在资源的支持,则有助于更顺利地度过哀伤期,逐渐接受亲友的离世,接受和适应亲友离开之后各种关系的变化,重建与逝者的关系,寻找到新的人生意义,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丧失亲人的悲伤,我们的悲伤源于对逝者的爱,是失去挚爱亲朋的痛苦的表达,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会时的喜悦,也会有分离的痛苦和悲伤。就像体验喜悦一样,全然的接纳和体验这份悲伤吧,不用害怕会被淹没。善用身边的资源帮助自己。我们一生都在成长的路上,经验和智慧一般都是从磨练中而来。想哭的时候就哭吧,只是别忘了,哭罢了,继续前行。带着对逝者的爱前行。把您投注给逝者的爱的力量,给到自己或者去做一些对您和逝者来说是有意义的一些事情。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郎俊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