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EN

7月份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活动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4-07-16

7月份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活动 

-------逝者生命意义启示故事分享集锦 

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从建立至今已有21个年头,这个团体被亲友们亲切的称为“心灵的家园”,成员彼此之间互相称呼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有时候这个心的联结不亚于亲人之间,在这里大家因为有共同的经历,而更能敞开心扉。源于共同的生命经历,彼此更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

710日本月第二周的周三下午,是亲友们一月一聚的日子,本月活动的主题是“生命意义重建--逝者带给自己的生命意义启示”本次小组活动有10多位亲友通过线上形式,在腾讯会议室相聚。

经历亲人离世的丧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哀伤反应,每个人悲伤和哀悼的方式以及需要的时间都各不相同。在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规则指南里就明确的提出:每个人哀伤所需时间及哀伤表达方式不同,要彼此尊重;在这里允许流泪,眼泪也是悲伤流动和爱的表达。

“月团体”是一个开放的互助支持团体,成员会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相关主题选择是否参加。本月团体活动是本年度参加人员最多,大家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生命故事最多的一次,经过当事人同意,将陆续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

 

生命故事一:哥哥、爸爸你们放心吧,我如今在成为你们期望的样子。

 

         哥哥、爸爸你们放心吧,我如今在成为你们期望的样子!

 

大家好,我是亲友芳芳(化名),是一名医生。我是十年前因哥哥精神疾病复发自杀离世后,参加了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是经过专业人士介绍知道的这个团体,哥哥离世之后,我深深的陷入自责里,当时就他一个人在老家,父母不在身边,我当时出了比较严重的车祸,父母在照顾我,没能抽身去照顾他,我觉得哥哥的离世跟我有很密切的联系,如果我没有出车祸,如果父母不来照顾我,如果……,那哥哥就不会出事了。哥哥对我很好,很爱我,他是一个知识分子,很儒雅的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吧,后来生病了。也有接受治疗,一般情况下他都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哥哥离世后,留下的遗书中说到让我好好照顾父母,好好照顾自己,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哥哥刚离世的那几年里,我深陷自责中,幸亏来参加团体,在这里有幸认识很多跟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大家彼此互助,我感到了关爱和温暖!我的自责开始少了一些,通过老师关于哀伤的专题讲座,也知道了经历亲人离世之后,哀伤要经过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像悲伤、自责、内疚、愤怒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哀伤反应;吃不下,睡不好,欲哭无泪,心像被掏空了,心很痛很痛、麻木、感觉这个世界好像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内疚、悔恨、压抑的情绪占据了我的生活许久,这些体验也都是一些常见的哀伤反应,而且每个人哀伤都有其独特性,表现的方式不同,需要复原的时间也不同。我听着老师讲的专业知识 ,加上其他亲友们讲述自己哀伤历程中的体验和生命故事,我的自责减少了,内疚感减轻了。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去更好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在我的专业领域里尽可能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因为自己的哀伤经历,还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让我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关注患者的躯体不适之外,又多了一个心理学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躯体不适,当我发现他们的躯体不适是跟心理有关的时候,就建议他们看精神心理专科,当有患者刚刚经历亲人离世有悲伤反应时,我会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们,我现在是一名很受患者欢迎的医生。

最近,我的心情也不太好,因为爸爸在今年的元宵节因为患有心脏病和肺部肿瘤,突然肺栓塞离世了。爸爸刚过完83岁的生日,爸爸去世的那一天妈妈也住院了。我心情十分悲痛!我觉得亲人离世这件事情,接受现实确实是需要时间,陪伴家人,安抚他们的心情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日常饮食、规律生活,还有自己心情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参加了刘新宪老师线上的《哀伤疗愈》读书活动,探讨这个哀伤哀伤是一个过程怎么去疗愈自己的内心接受亲友丧失的一些心理状态线上读书这个过程我觉得对我帮助挺大的。发生这种亲人的过世,居丧的伤痛愤怒后悔这些情绪都是可以被尊重可以允许存在。而且需要慢慢的接受这些情绪。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跟朋友聊天诉说书写、运动、旅游等;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去看到这些情绪,可以慢慢的去释放。 我现在说出这些情绪的时候,比当时2月份的时候要好多了,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基本上没有办法正常的睡眠和饮食好像思维能力也下降了。现在,好像都步入到一个比较正常的生活状态了能够生活规律,起居吃饭都正常了,而且还能帮助妈妈去照顾的生活,给做饭,带她去看病,安抚的情绪然后如何让慢慢接受这个事实……。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亲友老师朋友的帮助,我觉得这是需要一个过程吧,时间能够慢慢的疗愈自己的内心。我也觉得这个时间段需要慢慢的度过。

就像我父母那个年代些前辈就是为了社会去贡献自己力量,不计劳不计收入,辛勤工作。我也觉得父亲对我有一些期望就是希望我发挥自己的能力去为别人的健康去做出自己的努力。我现在也是去践行他这个愿望这个期望的。我也是继承父母的善良、朴实、诚恳的这种优良品质,努力工作,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去服务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现在也是在心理卫生工作当中去努力实践。去发挥自己的一些力量吧!尽力去工作,为别人服务去献爱心!在我们这个集体里也会得到更多的这种温暖我们互相取暖吧,互相关怀,互相关心!

也想跟我的哥哥和爸爸说:哥哥、爸爸你们放心吧,我如今在成为你们期望的样子!

关于手拉手心连心亲友互助团体:是由一些受到与自杀的事件关联的,直接并且亲身受影响的人士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由团体成员运作,也就是说受到自杀事件直接影响的人决定着该团体的活动以及活动的轻重缓急。团体获得的资金和帮助来自团体以外,但决定政策的是团体成员。刚成立时由中心提供资金支持,之后争取过福特资金的支持,现在的活动资金一部分来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一部分是由团体成员自行筹集。

适合参加这个团体成员:因自杀而失去亲人带来哀伤的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同学等。

团体活动的形式:座谈、户外活动、线上也根据参加活动人员的需要适当的调整计划。

参加团体成员须知:团体成员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网络安全使用法律法规,自愿参加,不强迫,参加团体者要先接受个人访谈,诚实接受评估,适合的情况下才能参加。重性精神病、急性哀伤期、未成年人、无独立行为能力的人、自伤意愿强烈的高危人群等不适合参加,本团体是互助团体,非治疗团体,不承担国家医疗法律相关责任。

团体目的:

1、为亲友提供一个相互支持的平台,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网络

2、提供一个彼此相互了解和支持的机会

3、减少孤独感

4、彼此分享处理问题和困难的经验

团体类型:

1、月团体     每月一次,每月第二周周三下午

2、八周团体  从团体开始活动之日起、每周活动一次、连续八周进行。

团体主持人:

已经从哀伤中复原的亲友志愿者和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志愿者

团体专业技术支持: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

成员可以在团体内获得:

尊重、接纳、平等、温暖、支持

了解悲伤所要经历的历程

了解关于自杀的事实

表达自己的情绪

重建与逝者的关系

学习与哀伤共处的技巧

学会爱自己,重建生命意义

 

如果您想为这个群体做些事:

  您可以:

  1、  作义务宣传员,从干预中心获取预防自杀的相关资料,义务宣传。

  2、  如果您有专业背景,可以经过专业培训做团体的专业主持人。

  3、  欢迎您为小组募集活动资金,让这个亲友互助团体壮大,可以覆盖全国各地。

  4、欢迎您推荐有需要的人,参加这个公益团体,让他们早日获得帮助。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2712221(周一至周五 08:00-16:00)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座机),010-82951332(手机)

E-mail:qinyou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