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EN

2025年世界预防自杀日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5-09-05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带来深远的社会、情感及经济影响。据估算,目前全球每年自杀人数超过72万,而每一例自杀都会深刻影响更多人群。自杀仍是全球范围内的严峻议题,持续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个体与社区。

今年是我们“改变自杀叙事”主题实施的第二年。通过此次倡导,我们旨在激励所有人开放而坦诚地讨论自杀及自杀行为。通过启动这些关键对话,我们能够破除障碍、提升公众意识,并营造更具理解与支持的文化环境。我们鼓励您积极与政策制定者和决策建立者建立联系与合作,确保自杀预防始终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优先事项。衷心感谢您对自杀预防事业的坚定承诺与奉献。我们珍视您付出的一切巨大努力,并感谢全球所有合作方的携手共进与卓越贡献

"预防自杀是一项跨越国界、文化与社区的共同承诺。在我们持续推动自杀叙事转变的征程中,要让希望与理解的信息传递至每个人——用每一种语言,抵达世界每一个角落。我鼓励各位运用本宣传资料包开启对话、建立联结、激发行动。诸位的同理心、能量与协作至关重要,唯有共同努力,才能创建这样一个未来:支持触手可及,污名逐渐消除,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珍视。”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主席 乔·罗宾逊教授

背景:每年9月10日设立的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引发全球对这一重要公共卫生议题的关注,并传递“自杀可预防”的核心信息。这项年度倡导活动持续至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结束,但关于意识提升、支持与行动的理念始终持续传播。

2024-2026年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为“改变自杀叙事”。转变叙事意味着彻底改变我们对此复杂问题的认知范围——从沉默与误解的文化转向开放、共情与支持的文化。该倡议旨在激励个人、社区、组织及政府开展开放而坦诚的对话,探讨自杀及自杀行为。通过启动这些关键对话,我们能够破除障碍,提升公众意识,并营造更好的理解与支持文化环境。

面向个人和社区:

关怀身边之人:花时间联系您社区中的成员——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关注那些可能正身处困境的人,直接询问他人是否存在自杀念头;提供支持、展现同理心并肯定其感受,更可能缓解而非加剧痛苦。请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与进一步支持。

持续学习提升:积极获取参加自杀预防与意识提升的相关培训,以识别并支持存在自杀念头和行为的人士。可通过本地研讨会、在线课程或者工作培训等渠道参与学习

分享个人经历:曾经历自杀未遂或挚爱自杀死亡的人士往往具有宝贵洞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人言行的重要性。以安全且受支持的方式分享您的故事,对您自身与周围人群都具有深远影响。您的经历可激励他人寻求帮助,并意识到自己并非孤身奋战。

倡导精神健康意识:在社区内推广精神健康意识,利用社交媒体、本地活动甚至日常对话助力传播关键知识。

面向组织: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参与研讨会或培训课程的机会,使其能够识别自杀念头与精神健康问题的征兆并寻求帮助。关于心理急救与自杀预防支持,可寻求本地专家资源,或为工作场所提供在线课程与认证通道。

建设支持性职场环境:制定并推广支持精神健康的政策,如弹性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安排、心理健康假与员工援助计划。同时,鼓励建立让员工能安全讨论精神健康问题而无惧污名与报复的组织文化,并根据需要为其链接额外支持资源。

企业社会责任:资助精神健康组织与慈善机构以支持其倡议。鼓励员工为"环球骑行"等意识提升活动及其他社区项目贡献时间与技能。 

面向政府:

政策制定:制定、实施或加强战略性自杀预防政策,重点关注有效实施与评估的循证干预措施。确保政策具有包容性与可及性。国际预防自杀协会(IASP)鼓励各国规划、实施并评估全国性的综合自杀预防战略。

资金与资源:为精神健康服务、研究及预防项目分配资金。确保自杀预防与精神健康护理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

公众意识宣传:开展国家级与地方性宣传活动,教育公众认识自杀预防及更广泛的精神健康问题,减少污名化现象,鼓励求助行为,并提供明确求助渠道指引。

只要我们携手各方,从这些方面共同努力,就能营造一个更包容、有温度的社会——在这里,自杀是可以避免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就从今天的对话开始吧。每一点对话都算数,哪怕再微小,也能让社会多一分理解与支持。只要我们并肩前行,就能带来改变,共同迈向这样的未来:自杀预防成为优先事项,而每个人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支持与帮助。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座机用户请拨      800-810-1117

手机用户请拨      010-82951332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  制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WHO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