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EN

如果您有心理困扰或自杀观念,您可以寻求帮助的途径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14-09-08

大部分经受心理困扰和有自杀念头的人,虽然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会表露出内心的感受,他们可能会说:“生活真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与其这么痛苦,不如早点解脱”之类的话,他们发出这样的信号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他们却很少主动的去寻求帮助,尤其是专业的帮助。他们会觉得寻求了心理上的帮助,就说明了自己是不正常的,是会受到歧视的。尤其是还有自杀的念头,这似乎就是完全证明了自己就是一个异类,不能被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一般来讲,即使是有过自杀行为的人,他们对自杀也是充满矛盾的,他们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苦苦挣扎,难以决断。既希望以死来摆脱生活的痛苦,又难以割舍生的渴望。他们并不是真的想死,而只是感觉生活不幸福。如果在这时,能够找到支持,给予他生活下去的勇气,那么自杀的危险就会降低。


对于有心理困扰和自杀观念的人来说,能够走进心理咨询室,向治疗师敞开心扉,述说自己的生活过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也是对他们来讲很有帮助的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以真诚的态度,去体会和理解来访者所感受的痛苦,能够给予他们生活下去的鼓励和支持,并与其一起探讨,找到解决困境的方式。对于那些不想或者不喜欢面对面与人接触,想给自己更多隐私空间的人来说,网络咨询和热线咨询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两种方式相对面询来讲更加便捷,只要有需要,可以随时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而不必更多的去考虑时间、金钱所带来的阻碍。尤其是电话咨询,对于那些突然有自杀冲动的人来说,能够提供最即时的帮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对自杀未遂者和幸存者来说,自助的支持性小组能够为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一个人的自杀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有与自杀者有关的人都会感到是一种损失。而与自杀者关系越亲密,这种影响会越大。尽管自杀死亡是“常见”的死亡原因——那是因为它所占死亡人数的比重较大,但是自杀幸存者所经历的悲伤与其他丧失亲友的人相比是不太一样的。与因自然原因丧失亲友的人相比,他们更多的体会到对自杀者的死负有责任、感到被排斥和抛弃。耻辱、羞愧和尴尬让他们与那些因非自杀而悲伤的人不同。自杀者亲友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琢磨自杀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的问题不断萦绕在他们心头。因此,因自杀而丧失亲友的人走到一起,可以得到其他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相伴的机会。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经历,能够理解彼此的感受,在获得来自其他人的力量和理解的机会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提供相同的机会。而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小组能够起很大的作用,能够对成员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心理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以及支持性小组都是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可以寻求帮助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家庭成员或者朋友都是可以提供帮助的人。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向别人寻求帮助比起自杀是更有勇气的行为。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WHO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微信公众号:crisispublic)

电话: 010-62716497

传真: 010-82951150

网站: www.crisis.org.cn(免费网络心理咨询)

电子邮件: bsrpc@crisis.org.cn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 800-8101117

手机、IP、分机用户: 010-82951332

亲友活动

电话: 010-6271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