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科普
-
警惕老人假痴呆,真抑郁 2016/3/16
老人期抑郁症患者,思维和动作会受到抑制,有时会出现如情感淡漠、意识模糊甚至记忆、思维等涉及智能问题而出现类似痴呆症的临床表现,因此要注意鉴别“假痴呆真抑郁”情况,以免误诊误治,影响康复。那么,如何区别老年期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症呢?
-
电视心理节目不完全等于心理咨询 2016/3/15
中央电视《心理访谈》栏目或类似的情感或心理类节目很多,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这类节目提升了人们对心理关怀的重视,也让观众误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如此。其实心理节目不等同于心理咨询。
-
抑郁症“假愈”现象最危险 2016/3/15
小李曾因患抑郁症住过两次院,后一直在家服药治疗。近一段时间因个人感情问题又明显出现情绪低落,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注意力不集中,睡不好觉,饮食差,有厌世的想法,并认为自己的问题很难解决,谁也帮助不了自己。
-
亲密无间未必是好事 2016/3/15
同时入职的小李和小赵住同一宿舍,两人关系很紧密,彼此无话不谈,无事不说,成了要好的朋友,自从宿舍来了新伙伴后,小赵自觉他们两个越走越近,好像冷落了自己,总觉得原来那么紧密的关系怎么说变就变,心里有了疙瘩,情绪也很低落。
-
《男性的抑郁会隐藏》 2016/3/15
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或期盼总是比较坚强与刚毅,总要扮演保护者的角色,因此,“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他们遭遇情绪困扰或挫折时,不易寻求帮助,通常把内心痛苦隐藏的很深,使人们难以判断或察觉。女性更善于通过言语、姿势等表达感受、暴露情绪,包括许多反映抑郁的东西,而男性更愿…
-
菜花黄,病人狂”的春季,要防范精神疾病复发 2016/3/15
40岁的李女士,曾因患有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一直参与社区康复活动,病情稳定,与家人关系也很好。刚进入3月不久,家里就乱开了,乱发脾气、无故骂人,整夜兴奋、睡不着,总觉得家人尤其哥嫂处处为难她,陷害她,监视她的一举一动。李女士是疾病复发了。
-
美国人更爱笑?爱笑好处多多 2016/3/14
核心提示:在美国,甚至存在“爱笑瑜珈”班。这是一种新兴的“身心疗法”,在发出一阵颇有韵律感的笑声之后,确实让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虽然人们还不能证实这种疗法到底对健康有多大意义,但它对改善人体内血流状况,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含量,以及增强免疫系统的功效却已…
-
危机事件的心理反应 2015/8/14
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受灾群众除了身体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之外,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反应,而且心理反应波及的面更广,包括灾难救援人员及灾区以外的群众,心理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