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English

宣传活动

高考在即,对焦虑重新定义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21/6/2 收藏 打印

案例故事

小云是一名高三学生,高考在即,她现在最不愿去的地方就是学校。她说,现在一想到要去教室,她就觉得紧张不安。之前勉强去过学校几次,在教室里待了几分钟,她就觉得凳子上像长了钉子一样,怎么坐都不舒服。最后还是逃离了学校。家长没办法,和老师协商后,允许她在家自学。妈妈在校外的培训机构给她报了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小云觉得自己放松多了。但有些考试,比如模拟考试,还是需要回学校参加的。一想到这个,她又觉得自己头大了。学校成了她的恐怖谷。

在很多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小云算是焦虑非常严重的一个了。更多的学生也很焦虑,但却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

麻痹型

这类学生似乎看起来并不焦虑,自己内心也没有紧张不安的感觉。学习起来不紧不慢,考试对他来说似乎游刃有余。但实际上,考试成绩常常又不太理想。这些考生原本是焦虑的,却在无意识中运用了隔离的心理防御机制,即,将焦虑情绪和自己隔离开来。这种心理防御有利有弊,好处是主观上没有不良体验,但也失去了焦虑情绪对自己的激活、警醒作用,前进的动力也不足。所以,看起来是不焦虑的,但实际上是不敢面对焦虑。当然,这不是考生故意这么做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心理应对方式。

浮躁型

这类学生有一些焦虑,自己也能意识到部分焦虑,能够坐下来学习,但一般难以沉下心来。做一会儿习题就会分心,转而想到其他的问题,就要立即去解决,否则心神不宁。或者复习一会儿就起身去上厕所或喝水或找东西。如果做的是一些相对容易的题目还好,能够安静一阵子;如果做的习题难度较大,或者是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浮躁就会更明显。这类学生的浮躁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不稳定,个人的焦虑体验未必鲜明。

自我冲突型

这类学生的焦虑看起来似乎是自寻烦恼,但当事人则觉得自己焦虑得合情合理。有位学生自己想考大学的某一专业,但这一专业又要求生物、化学的分数达到一定水平。老师家长都劝其可以考虑其他专业甚或相关专业,但她执意要学这个专业。现实是,她对生物、化学这两门课既不擅长也不愿努力去改善,结果成天陷在自我纠结的烦恼之中。还有的学生与此类似,反复在心里假想,如果我不失眠,不就可以学得更好了吗?我为什么会有这讨厌的失眠的毛病?总之,就是自己和自己赌气、较劲、内耗。在这种状态下,学习被搁置了,任务被一再拖延了,想不焦虑都难。

当然,有的考生会焦虑过于严重,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小云那样,焦虑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健康的程度,这样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很多学生有其他各种不同的焦虑表现形式,基本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其实,尽管焦虑让人感觉不舒服,却是人的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助推剂。人在离开舒适区开拓新的人生疆域的时候,都会体验到焦虑。人从出生时通过产道的那一刻,就开始经历焦虑。此外,人生的第一次走步、第一次入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骑车等很多,都要面临焦虑,经历焦虑。人正是在体验焦虑并超越焦虑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因此,对于焦虑,先不要急着排斥它,而要试着与焦虑和平相处,也就是带着焦虑的体验,做该做的事情,为所当为。

对焦虑的解读也很重要。人在焦虑的时候,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脚发凉。此时,人在捕捉到这些感觉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是焦虑的,是处于“负性”的情绪体验中。其实,如果对此换一种解读,体验或许会大不一样。比如,将心跳加快理解为心脏在为当下的活动泵出更多的血液,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呼吸加快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氧气吸入到体内,供氧会更加充分;而手脚发凉则表示身体在合理分配血液供应,将更多的血液优先分布到肩负重任的大脑。感觉自己的状态是蓄势待发,或者自己的身心已经做出了精密的最适合当下的调节。如果这样看待焦虑反应,那么此时的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体验,就和人在开心和受到鼓舞时的感受一样,生理变化虽然是一样的,但体验到的则不再是焦虑,而是雀跃和期待的心情,生理反应实际上也会更加积极。所以,在紧张的复习之时,不妨让自己的一部分跳出来,就像旁观者那样观察自己,并给自己的情绪行为做一个新的解读,那么焦虑就会发生改变。

另外,一些巧妙的自我暗示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比如,一想到学习某一科目,有的人就会不由自主的紧张,过于庄重的态度难免会唤起焦虑。此时不妨换个说法“骗”一下自己,比如可以将学英语在心中命名为“打英语怪兽”,将做数学题命名为“打数学怪兽”,虽然做的是同一件事,但感觉会大不相同。就像苏轼和弟弟去外地赴考,父亲为其减压,称要把考试当作看戏,就是带着一种好奇的欣赏的探究的态度来看待考试。考生如果也能调整心态,把考试看成或说成通关打怪兽,或者换做其他有趣的诙谐的说法,焦虑会减轻很多。

此外,还有一些考生在医生的判断下,紧张情绪达到了焦虑症的程度,自我调节的作用已远远不够。这时不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一些焦虑合并明显失眠的患者,更不要排斥药物治疗。有时一片药物带来的一夜安眠,就会让人一整天都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当然,也不能随便滥用药物,以免适得其反。

作者简介

宋崇升,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在澳大利亚作访问学者。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精神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医药促进研究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深耕精神卫生科普工作多年,产出多篇优秀作品,获多个奖项。

擅长领域:抑郁症,睡眠障碍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 心理咨询门诊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202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