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English

宣传活动

自杀遗书能否公开传播

来源: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时间:2019/10/14 收藏 打印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近年来,有关自杀案例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不少报道还描述了遗书内容。这不免引起很多人的担忧:广泛传播自杀遗书会不会引发效仿自杀?


自杀的“维特效应”

菲利普斯通过对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八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五十八个。菲利普斯同时发现,自杀诱发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自杀事件广为传播的地区。而且,这种传播越是广泛,随后的自杀者就越多。菲利普斯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自杀率紧接就会有大幅度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杀的“维特效应”

有学者指出,关于对自杀事件的重复的、清楚的、配有图片的、放于首页的、赞扬自杀的、详细描述方法的自杀报道更易导致模仿自杀,特别是报道所在区域。


如何合理报道“遗书”内容

目前各种信息都极易在网络上被传播。为了“吸引眼球”,个别媒体,特别是有些自媒体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自杀遗书。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传播,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 尊重死者及其家属的意愿

死亡,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一个悲剧。过分“挖掘”或渲染自杀案例,一方面是对死者及家庭的不尊重,也容易伤害到家属的心理。在公布遗书内容之前,要征得同意,并且做好家属的心理干预。

2. 不要简单归因自杀行为,更不能将矛头指向某个(些)人或机构

面对这类特殊的、有潜在示范效应的新闻,报道和讨论的时候,尽量做到情节完整、全面,而不是仅仅选取事件发生的极端部分。要报道事件发生的全貌,避免过分解读,同时还要配有专家的回应,将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样可以让信息接收者看到整个事件的全貌,而非只看到轻生者的负面信息和情绪。导致一个人选择自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杀遗书的描述外,还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因而不能只是简单化呈现事件,切忌将自杀归结为单一原因,也不应美化自杀行为,更不能在报道或谈论时追求耸动化。

3. 不应刊登死者照片或自杀遗书,谨慎使用图文视频

除非得到自杀死者家属的许可,否则不要刊发死者照片,不要轻易刊发遗书全文。使用自杀现场的照片或视频时要慎重,尤其当这些照片或视频会让受众清楚看到自杀的地点或方法时更加要慎重。

4. 理性剖析

从传播取向来说,要避免渲染、炒作自杀事件,应该从“自杀事件”引向“自杀问题”。 要促进思考如何避免悲剧发生。在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求教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自杀的复杂动因和机制进行全面认知和理解。推动全社会思考个人、家庭以及相关的组织应该怎样做,使公众知道自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介入。

5. 指出预防自杀的方法

传播和讨论自杀的同时,应尽量指出自杀不是唯一出路,有很多其他的可以选择的途径。无论何时何地,报道和讨论的后面都应尽可能附上求助信息,包括心理健康热线、援助机构等。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不可能彻底隔离这种传播,但我们能做的是合理传播,力图将自杀的后续效应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悲剧重演。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2019.10.14